Sunday, July 19, 2009

美国总统看闲书



有人说美国是个喜欢列清单的国家,这从其图书的各样榜单上就可以看出。从过去的《每月新书》俱乐部推荐榜单,到现在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奥普拉读书俱乐部榜单,到书店店员的推荐榜单,各种推荐书目多如牛毛。若想读书,这四处皆是的书单,总有一款适合您。实在不行还可另起炉灶,自己去做一份,就怕不用这个心思,不去读。

什么样的榜单,恐怕都比不过美国总统的书单。时政网站Politico.com介绍,媒体发现奥巴马看的两本小说后,其销量旋即扶摇直上。奥巴马看的一本书是美国作家戴夫·艾格斯和一苏丹难民华伦天奴·阿恰克·邓合写的一部阿恰克·邓半传记体小说《何为何》(What is the What)。这个以苏丹难民邓为第一人称所写的半自传小说中,邓坦诚而诙谐地描述了他在苏丹以及后来的非洲其它难民营经历,还有后来到美国后的遭遇。由于传记记载了肯尼亚等奥巴马的“祖居”,奥巴马很有兴趣,不但自己看此书,还推荐给了自己的幕僚。

奥巴马看的另外一本书是《荷兰》(Netherlands),这是生于爱尔兰,在荷兰长大,后入籍美国的移民作家Joseph O’Neill所作小说。和笔者去年所译的一荷兰作家作品《万灵节》类似,该书有点“思想小说”(Novel of Ideas)的特征,写的是9/11后一个居住在纽约的荷兰移民的心路历程。奥巴马看完了为此书叫好,接下来的一周,书的销量旋即提高了四成。

奥巴马的前任布什,人们常以其为德克萨斯的“红脖子”乡下佬,有人甚至谣传他宁可烧书也不看书。但这个说法与事实相去甚远。小布什总统毕竟读了耶鲁的历史系和哈佛的商学院。或许他成绩一般,或许他能进去和其老爸有关,但是不管你是什么背景,美国学校总的来讲宽进严出,几年混下来,如果不是一个善于读书的人,也是很难的一件事。虽然小布什总统和读书不多的小城美国人打成一片,但他的“简单”或许只是一种假象。据其好友透露,布什是个狂热的书迷。
他的长期亲信和高级顾问卡尔·洛夫和他有长达近40年交情,他说此间布什总是在看书,除了每年把圣经从头读到尾之外,他读历史,读传记,读小说,每年都看几十本。2005年,卡尔·洛夫和他互相打听“新年决心”,洛夫说他要读书,布什从此就开始和他比赛上了。说完新年决心后的第三天,他和洛夫再次见面,才两三天,布什就说他读到第二本了。仅在2006年一年,布什就读了96本书。他读的书有些让人都意想不到,比如加缪的《局外人》也在他的书单之列。布什甚至还有亚马逊公司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至于布什的老父老布什也同样还是个书迷。根据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朱刚教授介绍,老布什90年代末访问南大期间,还专程去访问了他痴迷的《大地》作者,作家赛珍珠在南大的故居。一个20世纪末的总统,居然会是一个20世纪初作家的铁杆粉丝。

而克林顿总统离任前,还列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包括小说艾利森的《看不见的人》,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还有叶芝诗选。

一个总统看这些闲书有何作用,有何动机,对其执政有何帮助,或许我们不必过多阐释。或许看这些闲书就是一种消遣。

奥巴马晚上晚饭后,等孩子去睡觉了,总要抽出半小时来看看小说,作为一天下来看公文,看简报的一种平衡。之所以被媒体渲染,是因为奥巴马本人文学水准颇高,他的床头书目,就是一个活招牌。

但是不管其动机如何,看闲书未必不能影响到一个政客的执政。政治也是人的学问,一些看似无用的“闲书”,反倒在对人性优劣的洞察上,超过汗牛充栋的学术著作。很多时候,解决问题,领导者缺乏的不是具体的手段和资源,而是对世事和人心的深刻省察。

与此同时,一个社会的文化判断力,是和领导者的导向及判断力有关。作家王蒙接受凤凰卫视采访,谈及文怀沙成为国学大师一事就曾意味深长的感慨:如果毛主席、胡乔木还在,文怀沙能成为大师吗?一个人怎么能会因为知道几句楚辞,外加长着一把大胡子,就成了大师呢?

可惜这个社会过于功利,大家追捧一些理工科出身的“学者型”市长和技术官僚。有时候忘了退后一步,从人文的角度去反思一些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整合性,故而顾此失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社会矛盾重重。

从政者只是找些诗词和名言来装点门面,未免会以附庸风雅而贻笑大方,但也不要“忙”得连读书得时间都没有。美国总统都有时间去读闲书,谁还有什么借口呢?抽空去读点“闲”书,一来是种放松,二来提高自身修养,三来也可改变一些思考问题的角度。若一些官员把包情妇的那些闲情雅致搁一边,像布什一样一年几十本这么去读书,我相信这个社会会和谐很多。

Tuesday, July 7, 2009

Affirmative Action和民族优惠政策

中学政治课上,我们一老师谈到民族问题时,说了个故事。说刚刚进藏的一个士兵,不知西藏天葬的习俗,看到有秃鹫吃人肉,好意给赶走,结果引发了军队和藏人 的冲突,最后这个士兵被处死,事态才平息。我想听说此故事的人,无不为这个小士兵感到惋惜,因为他不过是好心办坏事,不知者不为罪,本不至死。如果真正走 法制路线,没有法律依据,就不能将这个士兵处死。

可是这个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为了维护所谓“民族政策”,多少无辜百姓做出了无畏的牺牲。其实事情本不应该这么解决,通往民族和 解,不应该只是牺牲大民族扶持小民族这条道路。你得让人去相信谅解之道,把过去的交给过去,一手抓疗治,一手抓法制,而不是说给些小恩小惠,以图一时之 宁。一个吃糖长大的孩子,长大必然会责怪父母给的一口虫牙。

民族矛盾的增多,说到底并非是“大汉族主义”的问题,而是人为制造不平等问题。给少数民族各项优惠,给人为分配名额,少数民族中的有识 之士会说你不鼓励他们平等竞争,养懒汉,让他们的民族越来越平庸,这就是为什么是越优惠,他们越闹的缘故。另外,这种一碗水端不平的做法,尤其是以人为指 标(比如60%地方干部必须少数民族),只会强化各民族自我意识,放大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另外,这样去做,也会寒了与其比邻而居的汉人的心,摆明着制造矛 盾。现在汉族家长,为了孩子前途,不惜让他们拼命一般上奥数上英语上好高中考好大学,你让一个人因为少数民族就可以加分,谁不气恼?这个政策早就该改了。

我有一次问一美国人为什么美国没有三八妇女节。她说这是因为女权运动的缘故,女性不想被人另眼相看。同样的道理,真正的民族平等,你得 把大家平等对待。或许在一定时间内,基础薄弱者会落后,但长久下去,这还是从根子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美国,针对少数族裔的优惠政策 Affirmative Action, 现在也越来越被人非议。《多元化的迷思》一书作者David Sacks & Peter Thiel的一文《反对‘支持行动’》(The Case Against Affirmative Action),本来是针对斯坦福大学的少数族裔优惠政策,但是改动几个字,简直和我们的民族政策说的是一回事,摘译几段如下,全文请看这里

“过去二十五年来,斯坦福大学在录取、聘用、终身教授评选、招标、和助学金发放上,采取有利于少数族裔的优惠政策。可是直到最近,在针对‘支持行动’的公共辩论下,,校方才开始反思这些政策。

“我们开始发现这是为什么。该政策一开始是为了逆转歧视,但这种种族优惠政策实际上反倒强化了歧视。该政策的初衷是促进和谐和融入,但结果却让校园分裂。优惠政策的说辞和现实严重脱节,其不平的严重程度,超过了其它任何公共生活领域。”

“例如,学校宣称少数族裔优惠政策能帮助所谓弱势群体。事实上,胡佛研究所的Thomas Sowell 就发现,优惠政策主要是惠及少数族裔中的中上阶层。与此同时,由于录取是一场零和游戏,这些照顾政策伤害了贫穷的白人,甚至很多亚裔(他们中符合录取标准 的人非常之多,比例非常之大)。如果说优惠政策真是要帮助弱势群体的话,就应该严格按照弱势群体标准来实施,而不是以种族为标准。

“另外,凭什么给一个黑人医生(译者注:医生家境富裕)照顾,而不给一个越南难民优惠呢?这些做法,近年来已经让人开始反思 ‘支持行动’的理论依据。现在有人已经放弃了扶持弱势群体的说辞,转而说这是为了促进“多元化”。可是这种推动多元化的努力适得其反,反而让斯坦福有了种 族分离的学生宿舍,种族分离的学生入学辅导项目,种族分离的毕业典礼,在种族理论和性别研究学科有种族分离的课程设置。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一个根本问题是种族歧视的过去,不会因为新的种族歧视政策而负负得正。这些强化种族意识的项目,背叛了马丁?路德?金‘不分肤色的社区’的梦想,强化了种族敏感性,成了鄙夷和对立的来源,而不是产生疗治。

Monday, July 6, 2009

世宗武皇帝杰克逊

Jackson Jon Meacham著,American Lion: Andrew Jackson in the White House,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8年出版

最近,《美国狮子:安德鲁?杰克逊在白宫》获得了2009年普利策奖(传记类)。和范长江奖一样,普利策奖是一新闻奖,在新闻这一类别, 分国际报道、国内报道、摄影、漫画、评论等多个类别。可能很多朋友也知道,它的另外一大类是文艺类,分小说、戏剧、历史、传记或自传、诗歌、一般非虚构类 作品、音乐几个颁奖类别。这些奖项都没有固定入选标准,是否入选得看评委的喜好,评委认为好就好,这是刻意主观的。但评委眼光一般都还不错。传记类别今年 的三个评委中,有两个自己也获得过普利策奖。

除了历史类别外(还必须是写美国历史),大部分作者必须是美国人,所以这是一本土奖项。但美国人可能是当老大当久了,“自绝于世界”, 好多奖项不大理睬国际奖项。比如他们喜欢“玫瑰碗”决赛,未必知道足球“世界杯”为何物。同样,普利策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或许都不亚于诺贝尔奖,只是 奖金低一些,才1万美元。但是获得普利策,在名声上给作者带来的收益更大,是一般作者和著名作者之间的一道分水岭。例如安妮?普鲁,就是因《船讯》一书获 奖,而进入公众视线的。

《美国狮子》这部传记获奖原因是“无所顾忌地讲述了一个有瑕疵的民主党人,一个举足轻重的总统,作者用灵活优美的文字,将杰克逊的传奇 鲜活展现给读者。”入围“传记类”的作品还包括一部罗斯福传,和一部本?拉登传。普利策奖最终花落《美国狮子》家,恐怕也和民主党人奥巴马上台有些许关 系。从精神气质上看,走群众路线的奥巴马更像平民总统杰克逊一些。

一年前去田纳西州,途径一条路叫Old Hickory Road,给我开车的当地朋友介绍,“老核桃”(Old Hickory)是田纳西人、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1767-1845)的绰号,当地人对杰克逊很有好感,认为他是美国民主真正的先驱,也是一 位真正的民间总统。那番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家现在院子里就长有一些核桃属的树,是那种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树,见缝插针地长。杰克逊年幼丧父,刚刚当选就死了老婆,一生和印第安 人、英国人、西班牙人打过战,还有华盛顿政坛的腥风血雨,他一路闯了过来,是美国政坛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个总统。不过他的职业生涯中也有不少“瑕疵”,比如 他和夫人结婚之时,夫人事实上还没有离婚。从法律上说,他是一位犯了重婚罪的总统。另外,他担任总统的时候,也闹了一些荒唐事,比如他为了维护自己军务卿 (Secretary of War)伊顿的夫人,不惜开罪华盛顿政坛无数要人,包括他的副总统凯尔汉姆。谁要是反对这位名声不大好的伊顿夫人,他就认为是和他自己过不去。这场红粉之 争闹得华盛顿政坛沸沸扬扬,几乎造成总统和一些阁员反目成仇。

他是一个民主党总统,后来的民主党总统或其候选人自觉不自觉地在效仿他的榜样。他的遭遇,也被后来的民主党要人重复着,如他曾在初次选 举时失利,原因和普选获胜当选举人团选举败北的前副总戈尔一样。杰克逊和美国第二银行等机构的斗争,也会让人联想起目前正在“修理”金融体系的奥巴马。

他最为重要的贡献,可能是在民主制度方面。美国的民主制度虽在建国之初就已经创立,但是其逐步成熟,也得感谢一代代人的筚路蓝缕,尤其 是安德鲁?杰克逊这样中流砥柱的力量。杰克逊坚信必须实现“多数人的统治”(the majority is to govern),并身体力行处处争取为大众效力。他心目中的民主是这样的:大部分选民选举总统,总统选出他的内阁,内阁根据人民的充分监督下施政,四年 后,人民再次决定是否让这总统、内阁继续。不符合他这种民主理念的官员统统让路。他上任后,立刻换了38个官员(约翰?昆西?亚当姆斯才换两个)。上任 后,他立刻要解决是否实施死刑和官员任免问题。这在当时的政治精英中引发了一场地震。其政敌克莱描述:“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掉自己的人头,或者是谁下 一个丢官,当然对很多人来说,丢官和丢脑袋其实也差不多。”

作者称他为“美国狮子”,也颇形象。他自称“我生来喜欢风暴,不喜欢平静”。他是一个好斗的人,参加过多次战争,还曾亲自参加过数次决 斗,身上到死都有一颗决斗时候留下的子弹。当年和英军作战期间,英国军官跑到他家,罚他给自己擦皮鞋,杰克逊坚决不肯,英国军官举起长剑,作砍人状,杰克 逊伸过手就去抓剑,把手割得鲜血淋漓也不肯屈从。后来带着这刚强的性格进了白宫,和政敌相争,从不示弱。因骁勇善战,孔武有力,在中国网络上有人戏封他一 谥号为“世宗武皇帝”。这个武皇帝最大的污点是和印第安人动武,最终逼迫他们西迁,迁出一条通往保留地的“血泪之路”。

不过他留给美国他给美国最为重要的遗产,是再造了美国的民主,有人甚至称他为美国“第二国父”。他是一个来自平民家庭的总统,以代表大多数美国国民的利益为己任。我们这里不妨举个例子,说明代表大多数的“民主”到底会意味着什么:

在美国,和中国一样,也一直存在“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一些议员会为了地方利益,提交一些议案,用联邦政府的钱,去达成地方的目的。 当然他们不会直接说是为了地方的利益,而会作出种种包装,作出惠及全国的模样来。这种拨款,不知何故,被称为“肥肉”(Pork)。这不过这种事情,不是 各地“驻华盛顿办”操作的,而是各州议员在幕后操作的,他们的外围又有一些游说团体和地方政府。我以前所在的西弗吉尼亚州,就能看出到处都有这种“肥肉” 的痕迹。连任了无数届的老参议院罗伯特?博德(Robert Byrd),就争取了无数这种拨款,给西弗吉尼亚修建公路、桥梁、研发中心,等等。地方也投桃报李,给这些公共事业统统命名Robert Byrd, 博德路,博德桥,博德研发中心,另外,一届接着一届把这个“不忘故乡”的博德选举为参议员。但是日子久了,能看出这个州靠输血过日子,始终还不能摆脱贫 困。更为重要的是,拿联邦的税务,去扶持某个地方的事业,会滋生各种不公、腐败。但是这种结果,一些短视的政客是看不到的。这种项目看似为民做主,造福一 方,但只是一种狭隘的民主。 杰克逊那时候就遇到了这种肥肉拨款的情形。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决定动用否决权,否决这种做法。当时提交的议案,是要用联邦的拨款,修建肯塔基州的一段 道路梅斯维尔路。杰克逊决定,联邦的钱,只能用来修建跨越州线的州际道路,但凡惠及一州的拨款议案,他一一否决。今日美国州际公路十分发达,追溯起来,还 得感谢他当时的决策。

梅斯维尔路议案即将被否决的消息传出后,肯塔基州的众议员理查德?约翰逊找了过来,伸手要和他握手,还说:我伸出的手就好比铁砧,您的 否决,比那铁锤还要厉害啊。等于是说:你为刀俎,我为鱼肉。杰克逊没和他玩这比拟游戏,说不否决也可以,给贵州加税何如?约翰逊说那比否决更黑。杰克逊后 果断否决了这议案。

这种否决,才显出一个总统的杀伐决断来。这是以前总统所罕用的,约翰?昆西?亚当斯称,此前六任总统,否决的法案不过四五个,但杰克逊 三天否决了四个。拜杰克逊所赐,日后利用宪法授权动用否决权,逐渐成为惯例。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有时还问一下幕僚有没有什么东西可拿来否决否决的。这也 是三权分立制度下总统的一大法宝。有人说美国由于制度健全,总统几乎是可有可无的,国一日无君,美国照转。这个说法是很偏颇的,制度再健全,也得靠人去实 施。盲目崇拜制度是很危险的,任何决策,都是制度、个人意志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在制度实施当中,个人的意志可由制度来制衡,亦可借助制度而放 大,发挥平素发挥不了的作用。

这个作用是好是坏,留给历史什么影响,得看这个总统代表的是谁的利益。杰克逊自诩民间总统,他认为他代表的是广泛的民意,他所否决的, 是地方和利益集团的狭隘利益。当然时移世易,这种代表有些在今日来看是错误的,比如曾经作为一个将军和印第安人作战的杰克逊,之所以让印第安人西迁,当时 就是为了维护狭义的“人民”的利益,而当时他所认定的人民乃是占人口多数的白人。为了他们的利益,杰克逊不惜开罪一些反对迁徙的宗教势力。这个孽债,今日 的美国人在偿还。由于祖上受到不公待遇,而今的印第安人后裔上学,学费可全部免除。其实中国也是一样,对特定地域、人群(如农民)的社会不公,子孙后代是 要还的。

由于美国的政体从初创到如今一脉相承,作者约翰?梅钦(Jon Meacham)回顾历史的时候,将其和日后的发展演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能看出美国政治制度的传承来。在诸如“肥肉”拨款的话题上,杰克逊的决策,和 背后的理由,放在现实的语境下,有如空谷之回音。2008总统竞选的时候,奥巴马和麦肯二人都把反“肥肉”拨款作为一个重要议题拿出来辩论。因为联邦的资 源,究竟用在什么地方,如何使用,事关社会公平的原则,而从长远来看,这个原则远比一些局部利益更为重要。

历史的重要关头,决定其方向的,未必是某个看不见的宏观规律,未必是其实无声的大众,而只是某个人的想法,他在当时当地的决定。了解美 国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样子,或许我们可以去看看他给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拐点,究竟做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会这么做。今人可否将自己放入当 时的场景之下,去以古论古,设身处地去思考当时的“情景”,想想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决定。从古至今,事件或许会有差异,而决策的依据,信仰与信条,人性深处 的那些东西,是从古至今没有断流的。这是一本传记,但是很多话题对当今美国政坛都极具借鉴意义。

传记作者约翰?梅钦是一新闻人,极其尊重事实,这本书的注释就有101页,参考文献小字密密麻麻达14页之多,作者参考的文献尤其是第 一手资料汗牛充栋。笔者最早翻译的《赛珍珠文化传记》(彼得?康著)也是每一章都有大量注释,十分严谨。有了这种严谨,那么穿凿附会的成分就会少很多,读 者大可去看“放心”传记。

但是严谨不是拘谨。考据的严谨和写作的文采并无内在矛盾。看此传记的时候我看得津津有味,简直像是在看二月河笔下的“康熙大帝”,唯一 不同的是没见多少“戏说”的成分。唯一的演绎,是作品中画龙点睛的一些评论,不过这些评论多半是点到为止。例如前总统亚当姆斯1829年9月因为对长老会 牧师坎普尔的行为不解,写信给妻子说他很“困惑”、“无从理解”。作者说他困惑不解的原因可能是“知道内情的人不说话,知道点皮毛的人在大说特说,这是华 盛顿生活的常见特征。”(Those who knew all were not talking much, and those who knew only a little were talking a great deal) 看来不由让人会心一笑。作者可能是做新闻编辑做久了,积淀深厚,偶尔会“薄发”一些这类杂感吧。

传记写的是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头绪众多,作者有时也“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比如写杰克逊遣使去土耳其,说到不久前发生的希腊、土耳其 战争,这时补了句:拜伦(英国著名诗人)就是这场战争中为希腊而战死去的。与正文叙述似无直接关联,却旁枝斜逸,横生妙趣。写这种传记写得不越雷池半步那 也是很没意思的。

一些传记作家同行也佩服作者的行文。同样获得普利策奖的林肯的一传记作者Doris Kearns Goodwin说梅钦写杰克逊,和沃尔特?伊萨克森写富兰克林总统,大卫?麦克库罗写约翰?亚当姆斯一样绝妙。另外一位杰克逊传记的作者罗伯特?莱米尼称 他的文字“华美”。我们不妨看看传记开头:

“战争的气息浓了。在白宫二楼摇曳的烛光和油灯中,安德鲁?杰克逊总统盛怒,斗志昂扬。他刚连任总统,南卡罗来纳州就来向他发出了挑战。”

这段描述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三言两语,就让一个易怒、好斗、“美国狮子”般的总统,跃然纸上。传记作者约翰?梅钦( Jon Meacham)新闻、文学并驾齐驱。作者是一个不甚出名的“南方大学”的毕业生。他读的是英文专业,所以在写作上他技巧娴熟,文笔优美。论职业 ,他是《新闻周刊》编辑。他业余也写一些历史著作,包括一部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单的关于罗斯福和邱吉尔友谊的作品。现在据他同事的描述,梅钦虽然年 轻,但是思想老成,刚进《新闻周刊》的时候,大家发现他的朋友“多半是比他年龄大一倍”的人。梅钦和杰克逊总统的田纳西老乡,生于1969年,还很年轻, 纯属少壮,前途不可限量。

《布鲁克林有棵树》序言

有幸请到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教授给《布鲁克林有棵树》(http://www.douban.com/subject/3826899/)一书作序。征得曹教授同意,转载如下:



曹文轩

《布鲁克林有棵树》与《安琪拉的灰烬》属于同类小说——是“成长小说”,也可称为“家小说”。它写了弗兰西一家子的故事。一个感人的大故事里镶嵌着无数的小故事,而所有这些故事都围绕着一个词:感动。 这个词是一颗巨大的钻石。

若从文学史的第一章看起,你会轻而易举地得到一个结论:文学就是为做感动文章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但后来文学改弦易辙,不再做这个文章 了,只一门心思地想着思想的深刻和如何深刻。爱思想胜于爱美、爱情感,已成潮流。尽管,没有任何人向我们证明过思想的价值就一定比美和情感的价值更重大, 但文学差不多都朝着这个方向去了。本来有着许多纬度的文学,到了现在,就只剩下一个纬度:思想——除了思想还是思想。作家们一个比着一个地追求深沉和深 刻,唯恐自己不是一个身在巅峰的思想家或大哲。“恋思癖”,是新世纪的流行病。

《布鲁克林有棵树》似乎回到了老路上,依然做着感动的文章。作者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不只有思想是重要的,还有许多和思想同等重要的东 西,比如美,比如情感。这部小说中,有许多让人为之心动的叙述和描写:孩子们之间的感情,父母和孩子们的感情,还有那位个性独特的茜茜姨妈与孩子们以及与 孩子们的父母们的感情,都不时无声但却很有力地撞击着人心的柔软之处。

像其他许多小说一样,这种感动并不一味地显示在完美无缺的、心怀悲悯的人那里,也会出现在那些似乎有缺陷的、冷漠的、没有责任感的人那 里,而这种峰回路转时的感动,却格外地使人心灵的暖流环绕不息。在这个坐落于布鲁克林的平常家庭里,父亲显然不及母亲伟大。父亲甚至还是一个醉鬼。但,到 作品的后面,这个父亲却又是光彩照人的,他让活着的人深感歉意,并为他的行为而感动。弗兰西在父亲去世六个月之后的毕业典礼上,却收到了父亲生前托茜茜姨 妈送来的鲜花和卡片。那卡片上写着:献给弗兰西,恭贺毕业。爱你的爸爸。读到此处,无论是弗兰西还是我们,心都会微微颤动。

让情感得以升华,其实是文学的一贯价值,这份价值丝毫也不亚于什么深刻的思想。

《布鲁克林有棵树》很像是一首歌。

这是一部有旋律的小说。好的小说,其构思与一个曲子的构思大同小异。没有旋律的歌是最糟糕的歌。对于时下许多歌曲,我是很不以为然的。那 些歌很糟糕,而糟糕就糟糕在没有旋律。一句是一句,说是一首曲子,其实是支离破碎的。我很难理解,这些曲子是怎样被那些“粉丝”们记住的。我知道,好的歌 总有一个旋律,这个旋律是圆形的,是转动的,它似有似无,有时飘飘而逝,但却总在这个曲子的天空下回旋。我们在一种荡出,回归,再荡出,再回归这样一种循 环往复中感到了一种美丽的眩晕。我们看到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完整构思。也正是这个飘荡的旋律,让我们记住了这个曲子。我不懂音乐,但这并不妨碍我去欣赏音乐 和评价音乐,因为音乐是与人的心灵相通的,是与人的血液流淌的节奏相和谐的。我只知道,这些年的歌,凡我喜欢的,它都流传了下来,凡我不喜欢的歌,都没有 流传下来。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旋律的有无和旋律优美的有无。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变成了段子,这些段子又有机地联 系在一起,构成了整部小说。觉得它很像一首歌,有音乐的感觉,还因为这部小说总在歌唱。爸爸的歌唱、爸爸和孩子们的歌唱、孩子们的歌唱、孩子的独唱。这部 小说唱了一首又一首歌。我是一个喜欢在小说中嵌入童谣和民歌的人,因此看《布鲁克林有棵树》有一种亲近感,觉得它很投我的口味。

《布鲁克林有棵树》显然是一部老式小说。

在现代主义泛滥的今天,“老式”越来越是个迷人的字眼。人们发现,“现代”因为过于花样翻新,过于迷恋非常态的情景、人物与物象,已经很 让人厌烦了。阅读者甚至起了疑心:这样的文学究竟给了我们什么?道义感吗?美感吗?情感吗?抑或是其他什么重要的、宝贵的东西?那些让人费解的“意义”由 于过于形而上(几近玄学),使阅读成了受罪、受苦、受难的过程。那些背后的、底部的、黑暗深处的“哲理”是要通过训练有素的专家学者们加以暗示和明示后, 才得以显示的。主题显灵,是这种阅读中的一个痛苦的企盼。由于艰深和玄奥,“现代”养育了一大批阅读的牧师,这些人负有解释和阐释权,阅读是在他们的复杂 的指导下而得以进行的。从前朴素的、明朗的阅读,现在越来越具神秘主义的色彩。如此阅读,与其说是在阅读,还不如说是在考验人的耐心和智力。阅读的快感是 在九死一生之后才获得的,大多数“俗人”都半途而废了。除去耗费我们的心血,“现代”给一般阅读者的直接感受是冷酷的、压抑的、沉闷的、无望的、绝望的、 向下的、堕落的。当越来越多的人从“皇帝的新衣”现场效应中脱出时,一个简单的念头在升起:如果没有这些文字,世界是不是会更美好一些?这个发问,对于“ 现代”几乎是致命的。

《布鲁克林有棵树》讲的就是那样一个正常的故事,讲故事的方式就是小说历史上最常见的方式,主题也是无需用脑袋撞墙然后才能有所悟的, 更不用去聆听阅读牧师们的布道了。看了,你会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会平添一份坚韧。你是向上的,你会听到你一路向前时耳畔响起的生动的风声。它是属于阅读 大众的,而不只是属于阅读精英的。它不是畅销书的路数,却绝对可以有畅销书的天下——一望无际的天下。它不是靠故事的离奇,而是靠故事的质量;不是靠主题 的新颖,而是靠主题的份量;不是靠人物的怪诞,而是靠人物的真实和富有。阅读这样的小说,不必装模作样,不必煞有介事,读,就是了,平等的,平常的,平易 的,而读完之后又是受益匪浅的。

所有这些,都是从前老式小说的基本品质。

最近装修房子,几乎天天去装修市场和家具市场。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古典风格的和田园风格的家具可靠和经看。总觉得它们的骨架和肌理之中藏 着岁月,藏着难以言说的美感。那份庄重,那份质地的背后,是千年历史的影子。那些现代家具,倒也新颖别致,并且能一下子揪住你的目光。但,看久了,总有点 生疑:它们可以长久吗?过于风格化,可能反而会容易过时。最后,统统选择了古典的、田园的。当然,我也知道,这些古典的、田园的家具,其实已经融入了一些 现代的元素——“现代”为“古典”和“田园”注入了生命的一些新鲜元素,这大概就是“现代”的意义了。

别忘了这部作品的名字与这部作品价值之间的关系。一部好作品必定有一个好的名字。极端一点讲,看了名字,你也就能知道这部作品是不是一部好作品了。

2009年6月18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施瓦辛格终结纸质教材

因高达280亿美元的巨额财政预算危机,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和该州学监欧康奈宣布开展免费电子教材方案,向该州公立高中学生免费提供电子版数学和科学类教 材。这些学科由于教学标准比较统一,教材的内容也相对一致,容易电子化投放市场。但施瓦辛格所终结的,或许不仅是这几个学科的纸质教材。

以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的讨论,已经延续了很久。就在去年,控制教材成本还是马里兰州议会审核的一个热门话题。早在2000年,《麦肯 锡季刊》就曾登载过以按需定制的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的文章。可惜长期以来,由于需要改革的人缺乏去改革的动机,所以一直没有本质性进展。希望“终结者” 施瓦辛格在困局下的振臂一呼,会歪打正着地打破纸上谈兵的局面。 美国的教材费用奇贵。这一点在美国读过书的人可能都深有体会,普普通通一本教材,动辄上百美元,而且有些课有三四本教材,一个学生如果一学期学上四五门 课,教材费用上千元是常事。所以我们那时候读书,学生各显神通。有的找老生买旧书,有的去Half.com或者ebay.com淘旧书。有的几个学生合用 一本书。还有的学生更神奇,居然用数码照相机,将教材一页页照下来。后来工作后,我有个实习生是经济专业,索性上网从中国买教材,因为诸如《经济原理》之 类著名教材,在中国也以英文出版,但是价格低廉得多。高校非义务教育,成本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更重要的考虑,所以教材问题也会比中小学更为突出,因此,加 州的改革,其影响会超出加州。

根据美国政府2005年发布的一项报告,自1986年到2004年间,美国教材的费用就上涨了186%,上涨速度远超过同期内的通货膨 胀速度。在公立高中,由于施行免费教育,该费用皆由纳税人承担,改纸质教材为电子教材,可立竿见影地降低相关费用。施瓦辛格的计划刚一宣布,便引起了国际 社会广泛的关注。比如英国《卫报》随后就预言,加州的做法一定会被其它地方效仿,包括英国本身。

教材费用居高不下,说到底还是因为教材市场的特殊性。该市场背后有着各利益集团,他们除非迫不得已,是不会主动放弃即得利益。这个市场 并非完全市场化。最终的消费者(学生和家长)对教材的选择并没有支配权,就如同病人对自己的用药没有多少支配权一样。支配权最大的是老师,就如同看病的时 候开药的是医生一样。选择教材时,老师可以在学术自由名义下,自由选择教材,他们可以去为学生着想,去考虑成本,但是这种考虑是一种选择,而非义务。教材 出版商有时候为了让老师选择自己的教材,会邮寄一些“免费试用版”。一旦采用该教材,老师可将这些免费试用的教材转卖,换些所谓“带配偶出去吃饭”的小 钱。另外,有些教授本人是教材的编写者,希望更多出售自己的教材,没有理由去帮学生去寻找价格低廉的教材。我以前的一个教授,写了本很受欢迎的教材,该教 材几乎一两年就出一新版。新旧版内容出入不大,但页码出入很大,学生上课用旧版很不方便。这就是为了让一届一届的学生少去市场淘旧教材,而一直不断买他的 新版。但这些收入毕竟稀少,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站在学生一边,呼吁降低教材费用。可是经营教材的学校书店,一般都有利润上缴给学校,学校也没有理由去降低 教材费用。那么最终的受害者,在私立学校,是学生。在加州公立高中这样的地方,受害者其实还是纳税人。

这个不正常的模式显然不可能长久支撑。一些有远见的出版商在做纸质教材的同时,逐步提供电子版本的辅助材料,以预备教材无纸化的未来。 在加州提出电子化教材计划后,美国最大教材出版商之一皮尔逊公司就出人意料地表示欢迎,甚至主动提出要配合加州的改革,提供更多的电子材料。从事网络教育 的这些年间,笔者也越来越多地发现出版商越来越注重提供“电子包”(epak)的电子课程材料,从单纯卖教材,到更为深入地介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想 见,这渐渐的改变,最终会汇聚起来,形成更为深远的变更。

当然,成本因素只是改革影响的诸多方面之一。环保也是电子化的诸多好处之一。要知道,印刷一张A4纸,光是用水,就要耗费10升。而电 脑、各种电子设备和网络在普及过程中,已经成为沉降成本,不用白不用。在“泛在计算”的时代成长大的孩子,人们常称其为“数字原居民”。在阐释其改革原因 的时候,施瓦辛格说:“如今的孩子们使用电子设备,就好比我自己用铅笔和蜡笔一样得心应手。既然这样,为什么加州的学生还要背着过期的,沉重的教材呢?” 更为重要的是,教材的修订周期一般是六年,在这电子时代,六年无异于一个光年。网络教材一分钟之内就可以更新,宣告一分钟前美国一个黑人总统的产生,而根 据六年前修订的教材,冥王星还是一颗行星呢。

电子化是大势所趋,开源也大有可为。希望施瓦辛格给学生教材“减负”的做法,在问题重重、利益纠结的中国教材和教辅市场,同样能引起关注、思考和行动。

南方都市报2009年7月5日思考周刊

网络对话录

最近同时在看两本书,第一本、是《大卫大军》(An Army of Davids),说的是普通人可以利用技术和市场,打败大媒体、大企业,等等。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博客instapundit.com的作者,格兰? 雷诺兹(Glenn Reynolds). 书中呈现了一个技术时代乌托邦式的景象。可是接着看的另外一本书是唱对台戏,这本书是技术评论人安德鲁?基恩(Andrew Keen)写的,书名为《票友教》(The Cult of the Amateur), 提出了与雷诺兹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上的这种票友作派,毁了我们的文化。本来想写两篇书评,回顾过去的Web2.0到底给人类带来了 什么,但是我想可能让两个人在一起辩论一下更有益一些。

南桥:首先欢迎二位专家。(雷诺兹: 我不是专家。)我是在公共图书馆同时看到二位大作的,不知什么原因放一起,我于是借回来看,先看的是雷诺兹先生的《大卫》一书,看得睡不着觉。第二天我又 看了基恩先生的《票友》一书,就好象一盆冷水浇了下来一样,所以把二位请过来,给和我一样困惑的读者解答一下你们书中分别提到的有关问题。

首先我想问雷诺兹先生,您认为草根阶层可以借助技术力量,干成一番大事来,有什么好的例子没有?

雷诺兹:有的,一般来说,大家喜欢据大媒体的例子,但是我跟你说一个不一样的例子,反恐。不知你们听说过没有,我们美国有一些民间的 FBI,业余的FBI. 他们上网,伪装成恐怖分子,做个网站出来,套取恐怖分子资料,然后上交给了FBI. 这就是民间人士利用技术力量做出大事的好例子。

基恩:我可不可以打断一下,你这里说最后,这个人还把资料交给了FBI。这正是我书里说的一个观点,就是到了关键的时候,你还是需要专家出面,他们的经历、专才、教育,不是一个普通票友可以拥有的。

雷诺兹:这个我承认,可是您听我说完,这个人和 FBI联系,五天时间才接洽上,而且跟FBI说的时候,FBI根本就是在翻眼睛,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FBI这种机构官僚作风严 重,所以根本无法面对这些信息做出快速反应。第二,FBI显然是对如今网络手段的反恐缺乏正确认识,网民和专家之间,业余人士和专业人士之间,相隔的不是 其专才和专业知识的差异,而是这种数字的鸿沟。

基恩:但是你的书里并没有提到这个票友业余抓恐怖分子到底抓到了什么恐怖分子没有,还只是获取了一堆无用资料。因为专业机构他可以多方 筛选、比较,能确认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你突然冒出一个毛头小伙子出来,说自己掌握恐怖分子的资料,这是很难让人置信的。而且此人不再整个体系之内,即便 他获取的资料是可靠的,也无法及时发送到其它职能部门手里,继而促发进一步行动。

南桥:但是在中国,有很多网民就通过网络,做了“业余中纪委”,把一些贪官给搜索出来了。因此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雷诺兹先生的看法,认为网民起码是多了一双眼睛,起码是拾遗补缺。

雷诺兹:岂止是一双眼睛,是千千万万双眼睛的众目睽睽。这就是Web 2.0时代的妙处,就好比维基,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业余的人能整理出什么高质量的信息出来?可是问题是有千千万万人在看,那么这就有个自我修复,自我纠错的功能。

基恩:我反对这个观点。如果说群体就能产生智慧的话,那么布兰妮应该最智慧,她粉丝那么多,我没法跟她比。

南桥:集体未必能产生苏格拉底那样的智慧,但是没准可以辨明一些简单事实呢?我在《信息乌托邦》一书中看到,英国有人做过实验,一头牛放市场上,让所有人去猜,最后取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和牛的真实体重几乎相差无几。

基恩:那我希望你不要让中国13亿人来猜我的体重。

当然这些简单事实的确认,我会承认集体的力量,但是我不认为你让一千个人在一起七嘴八舌,就能产生出高质量的观点出来这个说法。你如果这么去讲,等于是你给一千只猴子一千个键盘,让他们去乱打,指望他们最终能够打出一首十四行诗一样。

我认为Web 2.0的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大家都以为数量可以转化成质量。这怎么可能?首先大家的关注点是分散的,整合不到一起来,另外各人水平千差万别,汇到一起来 更多是噪音。而且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网络上,你看到没有,写的比看的多,大部分人都忙着自我广播,都自恋得要死,谁会一起努力,整合出对于一个话题 的比较高质量的看法呢?这个很难。我难以接受网络乌托邦主义者那种狂热。

2004年,我曾经参加过一次IT峰会,组织者用Web 2.0的方式组织,让所有人自由发言。结果我发现所有人都在讲,没有人在听,发现这一规律后,我决定闭口不讲,专门来听,结果我发现,这样下来,会议毫无 成效。那次会议对于我来讲是一个转变,我开始冷静思考所谓Web 2.0到底有什么意思。

雷诺兹:可是你这个说法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因为现在的Web2.0活得越来越好,比如Twitter之类的网站,就连一些传统媒体也开始使用了,一些风险投资,都投给了这些。

南桥:确实我也注意到很多传统媒体在裁员,甚至整个报纸都没了。

基恩: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关于Web 2.0活得越来越好,关于人们都在用Twitter, Facebook,我一点都不怀疑,因为我们人都是自私、自恋的动物,这些网站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我也承认,Web 2.0催生的一些“公民媒体”,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导致了一些人的关门歇业。

但是我想提出的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是:Web 2.0在版权共享,Remix, Mashup这些幌子下,破坏了很多,导致了很多人丢了工作,可是它产生了什么利润没有?它创造出了什么工作没有?它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雷诺兹:这个问题我相信可以探索,因为传统媒体流失的一部分收入,就是广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网络投放广告。这里有一个诱人的前景。

基恩:那我只能祝您好运了,我只能给你一组数据。全世界最走红的博客之一Guy Kawasaki, 他2006年的时候,通过他浏览极大的网站赚了什么大钱没有?没有。他不过是通过Google广告,有了区区3350美元的进账。所有A-list 博客加一起,他的广告收入加一起,如果能超过一个小镇的报纸,我的姓倒写.

南桥:那不难,恩基,Ng, 吴。

基恩:或许你们中国人多,点击率更大,情况会好一些。

南桥:也不乐观,今天我还看到著名博客王小峰在问:怎么就没人在我博客上投放广告呢?

基恩:也就是说,或许你“公民新闻人”把人传统媒体干掉了,自己也没落到什么好处。

雷诺兹:我不认为你这个比喻恰当。这不是谁要替代谁的问题,传统媒体就是死了,也未必是网络干的。

基恩:难道它们由于害怕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自杀了?

雷诺兹:这可说不准。

我觉得我们这样的讨论有个误区,就是谁会取代谁,其实真正的影响过程不是这样。我给您举个例子。我喜欢喝啤酒,我喝那种品牌啤酒,可是我 后来发现,这些啤酒味道越来越淡。后来我开始自我酿制,就像你说的,做了个酿酒的票友,结果我酿出来的当然有的好有的不好,可是总的来说,口味比较有特 色。后来有些朋友效仿我,我们形成了一个自我酿制的风潮,这个现象被啤酒产商注意到。为了收复其销售的失地,他们也不得不改变其酿造工艺。这就是我们这些 票友影响到大产商的一个具体事例。同样,网络时代不同的玩家,大家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这个不用紧张,更多的时候,我们普通人,票友,公民新闻人,是通过 自己的实践,影响、改进某个社会体系或者现象。你老是说取代,是…

南桥:别有用心的。

雷诺兹:谢谢。

南桥:我觉得这么讨论下去,最终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可否我们广告之后继续讨论,同时欢迎给二位专家留言,提出您的问题。

走过寒冬,我闻到阳光的味道

《布鲁克林有棵树》一书已经出版,感谢大家的关注。这是以前发在《文汇报》上的一篇评论:

美国经济现在仍处在衰退状态,山姆大叔开始束紧裤腰带过日子。由于这些原因,一些描述艰难时代的旧时经典,又重新热门起来,例如斯坦贝克的作品《愤怒的葡萄》。次贷危机中不少美国人面临自己的房屋被银行没收风险,看到《愤怒的葡萄》中主人公丢失房屋的场景,想必百感交集。如今,很多美国人开始收集折扣券省钱。感恩节后的大减价,甚至造成一些商场的踩踏伤亡事件。美国电台、电视台开始播出如何用一块钱活一天之类的节目。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繁荣,萧条说来就来。这种时候,大家一边寻找出路,一边寻找意义,寻找独自和解的方法来。

也可能因为这一原因,描写艰难时代的成长小说《布鲁克林一棵树》在出版50多年后,于2008年被美国公共广播电台推荐,也被纽约公共图书馆推选为20世纪最佳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成长小说(coming-of-age novels),它还曾当选为亚马逊网站评出的最佳儿童图书之一。在好图书网站(Goodreads.com),这部1943年初次出版的小说仍不断受人关注。截至本文写作时(2009年6月2日)为止,有23882人给予评分,评分高达4.23,评论多达3402条。此书还被收入多个书单,如“最佳读物 ”(Best Books Ever),20世纪最佳图书(Best Books of the 20th Century)等。译林出版社已经推出此书中文版,现在在各大书店有售。也希望此书能像在美国一样,给读者以启发,帮助大家在困顿之中寻找尊严,出路和意义。

此书1943年初版便大受欢迎,长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连好莱坞和百老汇也搭起“顺风车”。1945年,著名导演卡赞(Elia Kazan)将小说改编为电影,电影随后获奥斯卡奖。小说还被改编为音乐剧,上演267场。如今,在我所在的美国小城,小说的海报和《小推销员之死》、《瓦尔登湖》等书一起,挂在附近巴恩斯-诺贝尔(Barnes Nobel)书店的墙上。昨日带孩子去书店看,又发现此书被列为图书馆的暑期推荐读物之一。无疑,它已经成为一部现代经典。

这部小说影响了很多作家。《大海的深处》作者杰奎琳·米查德(Jacquelyn Mitchard)就曾生动描述了她与此书多年的感情:“几年前,在我生日那天,挚友兼代理人简·盖佛曼给我寄来了一个小盒子,打开盒子之后,我顿时热泪盈眶。里面装着我最喜欢的书《布鲁克林的一棵树》的第一版,而且还有作者贝蒂·史密斯(Betty Smith)写给自己代理人的题字,书里还夹着作者的亲笔信,信件保存完好,丝毫不见60年来风雨洗刷的痕迹。目睹此情此景,连围坐在餐桌旁的孩子们都不禁眼眶湿润了。他们知道我心中对这本书、对该书作者和书中的女主人公怀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关于城市
贝蒂·史密斯(1896-1972)生于布鲁克林,是德国移民后裔,童年家境贫寒。她没有上完高中,但是后来和小说主人公弗兰西斯·诺兰一样,在大学修课,后终身从事写作。她虽然写过其它作品,也有其它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但是她的名字,始终和《布鲁克林一棵树》联系在一起。

小说中的布鲁克林位于纽约,这里分片居住着来自各国的移民:犹太人和爱尔兰人,德国人和意大利人。这个社区生活五彩斑斓:犹太老头当街卖老咸菜;德国人和爱尔兰人圣诞夜在各自对歌较劲;意大利乐手和歌女在街头卖唱……作品对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生活给出了百科全书似的介绍。有些介绍,我们今日看来仍会会心一笑。比如德美交战期间,德国酸菜不准叫“德国酸菜”了,变成了“自由菜”。不久前,美法两国因为伊拉克问题上的观点分歧,也曾有人建议将薯条(英文 French fries)改称“freedom fries”。

小说把二十世纪初的布鲁克林,写成了一部风土人情长卷,将一个原本普通的地域,再造为一个人文景观。贝蒂·史密斯笔下的布鲁克林,就如同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因此,文学批评家艾尔弗瑞德·卡增(Alfred Kazin)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布鲁克林一棵树》是布鲁克林的完美写照。”卡增写道:“布鲁克林是一个所在,是纽约城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教区之一。可是布鲁克林本身,‘布鲁克林’这字眼,却又在纷杂的美国体验中凸显出来,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它集朴素、简陋、庸常和可爱于一身。在无数人心目当中,‘布鲁克林’这个词本身,和难忘的早期家庭体验联系在一起,渐渐成为一种化身,象征人生早年的贫困,象征着邻里生活,象征着青春本身。同样,它也象征着渴望、追求,象征着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梦想。”读罢此书,我很难想象我还能对周遭事物熟视无睹地走过布鲁克林,或是我们居住的其它城市。确实,一本好书会触及一个人的灵魂,深刻地改变我们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

关于尊严
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小女孩弗兰西,她还有个弟弟叫尼雷。姐弟俩生活在20世纪初布鲁克林的一个赤贫人家。妈妈是清洁工,靠给人打扫卫生,换取免费住房。爸爸约翰尼是一个打散工的歌唱侍者(singing waiter)好酒,好幻想,能歌善舞,迷倒姑娘一大片,唯独缺乏挣钱养家的本领。两个孩子于是也就常常挨饿。他一辈子穷愁却也总不潦倒,总是把快乐播撒给所有人。小说中的凯蒂,在丈夫过世,家里几乎上顿不接下顿之时,酒吧老板故意“还钱”给她,她坚辞不受,不受嗟来之食。这个清洁女工人穷志不短,她的作为,一定会让蝇营狗苟的势利者汗颜。

没有人希望自己贫困,但贫困未必一无是处。它可以磨砺性格。这部小说中有个地方十分耐人寻味。苦水中泡大的弗兰西和尼雷一起谈到不用吃苦的小妹妹,反而表示出同情来,说可怜的劳瑞没有了那苦,也没有了那苦中的甜了。相信从困境中走过,后来又超脱了困境的很多读者对此都有同感。人可以受困,受穷,却可以不失骨气和乐趣。

《布鲁克林一棵树》中说的树是臭椿树。这臭椿树有个美丽的英文名字,叫 tree of heaven,亦即天堂树。这是一棵少有的连水泥地上都能长起来的顽强的树。小女孩弗兰西星期六的时候,会去图书馆,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从A到Z,每一本都看过。星期天下午,她会拿着借来的书,在布鲁克林,坐到太平梯口,藏在浓浓树荫里,在这里看着书,做着白日梦。这样的闲暇,让她超越了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困顿。穷人是怎么快乐起来的?他们的快乐是那么少,所以当他们拥有的时候,就千百倍地去享受,以至于你给他们一棵臭椿,他们能看到天堂。

艰难时代给人的另外一个馈赠,是让人产生悲悯情怀。小说中提到:人们对待自己贫困的背景通常有两个办法:“一个通过自身艰苦奋斗走出了社会底层的人,通常有两个选择。脱离当初环境后,他可以忘本。他也可以在超出这个环境之后,永不忘记自己的出身,对残酷拼搏中不幸拉下来的人充满同情,充满理解。”未必所有人都有这种同情和理解,小说中写道了好多“站在玻璃房里扔石头”的人,明明自己也是穷苦出身,却以践踏同类为乐。小说中写到一个布鲁克林的护士,本来自己家出身也很贫寒,却附和着势利眼的医生,骂穷人的小孩。

而弗兰西后来处境改善后,却不忘回到糖果店,默默做个好事,给某个幸运的穷孩子一次摸中大奖的机会。人可以有同样的经历,但未必有同样的心态。人与人的差别,大抵就在这里。

关于成长
贝蒂·史密斯的小说有点“大女子主义”。小说中的男女对比鲜明。弗兰西的妈妈坚强似铁,爸爸柔情似水。她的几个姨妈也是一样,姨妈贤惠能干,姨夫则软弱低能。弗兰西妈妈凯蒂在生活重担之下越来越坚强。而弗兰西的爸爸却更有女性那种好交际、软心肠等特征。这位父亲为了让女儿上她想上的学校,不惜造假,冒充他人地址。弗兰西和爸爸更亲,和妈妈疏远。但是最了解女儿的,却正是这个母亲。在生产第三个孩子,几乎要死掉的时候,她吐露了心声,说是儿子本来不喜欢读书,如果停他的学,他永远都不会再回去。“而你不一样,你会拼,会斗,你还会回去的,就如同太平梯那里的那棵臭椿树。”这再一次彰显了这个家族女子的坚强。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吸收父母的精神传承。弗兰西的坚强像妈妈。这坚强让她超越前人:外祖母连字都不识,母亲上完小学,弗兰西则要去上大学。她的坚强,让她超越困难,实现家族的美国梦。如女作家佩吉·奥伦斯坦(Peggy Orenstein)在评论此书时候说的那样:“生活并不公平,可是总能应付过去。”

弗兰西的想象力来自她爸爸。她的想象力让她超脱了生存的艰难。老师也表扬她的想象力,人类正是由于想象力,才活得不那么困顿。小女孩弗兰西的想象,有时让她不切实际,可是也使她摆脱了现状对自己思想的捆绑。她的外祖母没有文化,连字都不识,却建议凯蒂给自己的孩子读圣经,读莎士比亚,讲述民间故事和各样童话,好让孩子处在困境当中,也不至沉沦。弗兰西姐弟在物质上几乎一无所有,却意外地拥有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可是成长,也是“天真之歌”无可逆转地向着“经验之歌”转换。小女孩弗兰西在楼梯间遇到色狼,差点受袭。稍大后,她在感情上又受人欺骗。世界的玫瑰色彩在一点点消退,少女弗兰西带着童年练就的坚强,迈入未知的未来。

小说中记载了成长当中的一个个小故事,作者写得不厌其烦。很显然,她这是一部纪念年轻时光的纪念碑式作品,这是贝蒂·史密斯自己的故事,一个一定在她心头酝酿已久,乃至于不吐不快的成长故事。作者似乎是想给自己的青春一个交代,要把成长一寸寸铺开在我们面前。因此,小说到了后来,显得有些拖沓,不如童年部分那样精彩。即便这样,它仍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小说,一部老式的小说,看过一些当代过于“炫技”的作品之后,这小说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让人怀旧。这是一部让人不忍释卷的小说,一本看了会哭也会笑的小说,希望各位读者和我一样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