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6, 2009

数字时代的阅读

这是一篇旧文,看浔阳讨论书本的黄昏的话题之后,重新在思考这从前的结论来。
——————
数字时代难道并没有给我们读者带来什么影响?显然不是。那么究竟是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汤姆
#汉克斯主演的《候机情缘》(The Terminal)中,肯尼迪国际机场的主管在评论自己监管国际游客入境经验时说:“我只关注三样东西,人,证件,和故事(People, documents, and stories)。通常是你搞懂其中一样,其它两样也迎刃而解。”其实数字时代对人们阅读的改变,也可以用从这三方面来看,也就是人、文件和故事。

所谓人,也就是读者。读者的改变,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读者群的细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以前出版商只要抓个大概,比如他出一本书,可以是面向IT界,可是在今天,传播的便捷打破了传统分类之间的壁垒,过去粗略的定位几乎是毫无帮助。这一群体的本身也在分化,成为比较清晰的分类,只是还没有多少人去总结这样的分类到底是什么。连Best Buy这 样的家电超市,都已经有了诸如“郊区有家庭的细分客户群”这样细致的划分。一些网站索性就开始了个性化频道的自我定制。数字时代的内容的供应商,可能要对 读者群的发展演变更加敏感,才有可能更好地满足、引导其需要。另外,读者的阅读呈现多元化特征,比如人们既看纸质读物,也看电子读物,或者是通过电子读物 产生兴趣,然后寻找纸质读物深入了解,反之亦然。从前阅读时,你若是不对特定的作者感兴趣,你不会去找来阅读。现在的阅读,有时候不是这种“拉”(Pull)式阅读,而是内容被“推”(Push) 到你面前来,叫你无法回避。比如新浪所做的“名人博客”,就在你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把一些平常你或许永远不会注意的作者(不管是传统的名家,还是新锐的写 手),推到你的视野当中。读者这种阅读习惯的变化,也意味着内容的供应方(作者、出版商、媒体等)在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民主:至少在理论上,大家都有了 同等机会去竞争读者的眼球。如果说这场数字革命中作者没死,纸张也没有死,中国作协可是危在旦夕,大去之期不远矣。


《候机情缘》中说的文件,转化到数字时代的阅读,对应的是阅读的媒介和方法。媒介显然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并不是“纯粹载体”(mere vehicle)一说这么简单。在一段时期,我们以为多媒体具有先天的优越性。美国传来的加速学习(Accelerated Learning)说,更是让我们认识到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东西,几乎必定是要超过纯粹的文本。我相信读到本文的几乎一半读者可能都在不同场合遇到过“一幅图片等于一千个文字”(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的说法。没错。但反之亦然。近日在关注李安《断背山》,偶尔读到编剧的一句话,说安妮#普鲁的文字极为精炼,有时候她原作中的一句话,电影要拍十几场才能表现出来。图片甚至是动画,会使文字变得平淡,而不是更为丰富。读图时代既是读者的祝福,也是我们的诅咒。总体上说,特定的内容适合特定的表现媒体。阅读的体验,应该是内容(message)、媒体(media)、方法(method)三者的有机组合。如前文所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辽阔的平原地带,显然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可是到了丘陵地带的坡地,则毫无用处。


如 果阅读过程中需要迅速查找、检索、对照,需要更强的互动性,需要调用更多媒体,则新媒体具有纸质传媒无法比拟的优势。我经常看到查经班上有人在使用掌上电 脑在翻看《圣经》,原因很简单,《圣经》的每一句话,都是可以以某本书第几章第几节来精确定位的,使用电子阅读工具,定位非常方便,而翻阅一本厚厚的《圣 经》,找到讲师所说的具体章节,则费时更多,找不到也颇为尴尬。这种时候,数字媒体更人带来的便利妙不可言。同样,阅读一篇英文材料,如果其中有很多不认 识的生词,如果是在电脑上阅读,阅读时打开“金山词霸”,鼠标点到,词语的意思立刻显现,这样我们就会避开丢下书去查字典的时间,使得阅读过程不被打断, 这也是美妙的体验。


博客的普及也是个典型的例子,有些博客的内容,因其互动性强,外部链接多,或是风格过于个性化,根本不适合平面媒体。


阅读方法的改变有好的一面,比如内容的数字化,加速了内容的传播,使得我们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迅速接触到最新的内容。技术手段的进步,已经使得这一点越来越容易。Adobe PDFFlashpaper等工具的使用,使得任何传统纸质文件,都可以简单转化成可以在任何电脑上阅读的数字格式。因此,数字化阅读的可能性几乎是绝对肯定的。它给我们增添了一个新的选择。而在此选择中的决策过程,通常受制于内容和读者的需要。


可 是无论如何,数字媒体带给我们的烦恼也数不胜数。最大的一个弊病,就如同前文所述,就是早成了注意力的过于分散。数字化阅读带给我们便捷,比如我们可以在 短时间内,从学校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里找到我们所要的文章,可是在电脑上阅读此文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会被同时展开的其它数字化活动分散注意力。除非有很 强的自我约束力,难免都要在阅读过程中被打扰。看书有时候如同看电影,你可以去电影院,享受一次不被打断的观赏体验。你也可以借碟回家来看,可以暂停、快 进、倒退,可以边看碟边吃饭,但是这是个完全不同的体验。或者你等一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忍受它的广告。电影之所以不死,是因为人们还乐于坐在电影院里,什 么都不做,就专门看电影。


第二个弊病,是从电子媒体上阅读,并不是我们一种健康的阅读。抛开成本不论,若是文字超过一个屏幕的篇幅,我们就有打印下来看的冲动,因为长时间面对电脑阅读,眼睛会感受到压力和不适。


第三个弊病,是电子阅读工具的不稳定性。比如在线阅读(尤其是有声资料)受制于带宽、网站访问人数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使得调阅的便捷,被工具本身不稳定所带来的不便所抵消。

第四个弊病,就是多种媒体的应用,可能会给一些残疾人士带来挑战,比如有听觉障碍者。美国的残疾人协会(American Disability Association0规定,任何视听材料,必须同时提供文字版本。


其它的弊病还有很多,如版权的保护问题,内容的更新问题,等等,因篇幅限制,不一一详述,希望有兴趣的人士进一步研究。


为了内容的数字化呈现,人们在持续不断地更新数字化工具,HTML笨重,而且在不同电脑上显示可能不同,比如中文就无法在一些电脑上显示。将纯粹文字转成图片解决了这一问题,却又造成占用空间大,下载缓慢的问题。换成PDF文件,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有些电脑在打开PDF 文件时,会被Internet Explorer拦截,需要更改设置,才可正常打开或下载。后来又出现了和PDF类似、能够保存所有格式,而且可以直接打开的Macromedia Flashpaper产品,能够将任何文本文件转换成大部分电脑可以直接打开的Flash文件。不知道下一步改变是什么,但无论如何,工具还在不断改进,其本身最终不会成为进入阅读的门槛。


可 是工具有没有改变着工具对象呢?“当你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你会把整个世界都当成钉子。”类似的情形在数字化阅读时代也屡见不鲜,虽然不一定会到“把世 界当成钉子”的极端地步。《侯机情缘》里所说的“故事”,对应着数字化时代给阅读带来的第三大改变,那就是内容的改变。这可能是传统阅读面临的最大冲击。


数 字时代的到来,创造出了一些新的创作的可能,所谓“网络文学”、“短信文学”就是明证。有评论界人士指出,网络文学言传统文学之不能言,而且在网络上作者 和读者有所互动,作者灵感的获得似乎也与过去有所不同。但是智识学术网的周泽雄提出了一个不同意见:“互联网对文学最大的打击,不是在传统文学外另立一座 名唤‘网络文学’的山头,而是有可能大幅度削减传统文学的读者队伍,正如电影的出现没有改变话剧的本质,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剧院的上座率。”(周泽雄,《质疑网络文学》,智识学术网,20051113日)因此,他认为网络文学不过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其特征毕竟没有鲜明到自成一体的地步。


问题是它们虽然算不得革命性突破,却具有一些传统数字媒体所没有承载的特征。太阳底下无新事,所谓创新,很多情况下只是拿旧的元素,用新的方式进行组合(Rogers, E.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5th Edition, NY: The Free Press, 2003)。


同样的争议也在“短信文学”上展开。《天涯》杂志曾和天涯社区合作,开展过“短信文学大赛”。评论界对此意见不一。2004710日 《都市报》上,评论家张柠提出,所谓短信文学不过是文学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对文学的实质毫无意义。一些网友甚至认为这是无厘头。因为人们印象中的所谓短信 文学,不过是一些黄色段子、恶劣搞笑为主的粗俗之作,谈不上文学。但《天涯》主编李少君则称,“为什么人们会认为短信文学不严肃,其实就是和当年说网络文 学不行是一样的。后来不也出了很多好作品吗?”


美国的争论几乎和国内一模一样。不同的是这样的争议在教育界更为热烈。国际阅读协会主席之位的MaryEllen Vogt表示,学生现在虽然阅读学校书籍的时间少了,可是他们“在发短信。他们在上网冲浪。他们在写博客。这些都是课外的文学行为我不觉得[在数字时代]天要塌了。我只是觉得我们应该用和过去不同的眼光看待文学问题。”(Hardy, L. Forgetting to read, or just relocating it? In 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 February, 2005


而加州阅读与文学项目主任Carol Jago则提出相反意见,学生现在通过数字手段阅读的材料,价值远不及学校的书籍。


这种学生通过网络阅读的电子作品,或者其衍生品,被美国的学校称为“年轻人文学”(Youth lit)。它们和经典作品的一个很大不同,就是它们非常受欢迎。因其受欢迎,人们普遍将其归结为流行文化而非文学。可是如果我们跳出自己的时代来看,今日的流行何尝不能成为未来的经典?如今我们视为经典的小说,在18世纪的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ge 看来,不过是“无助心智培育的东西,让大脑徒增恶俗与矫情。”落第的蒲松龄在路边设聊斋聊成了《聊斋志异》,倘若数字时代的人们从聊天室聊出一个蒲松龄来,未必就是天方夜谭。


技术是个武器。可是这是个有后座力的武器。甚至是个会走火误伤的武器。作为人类文明标志之一的阅读,如果被数字化手段所误伤,那很有可能是操作者的操作失误所致。可是如果使用得当,数字时代让人们以新的方式走近阅读,岂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运?

2 comments:

  1. 我觉得是很大的幸运,只是通过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够易如反掌地阅读到这么多文字和思想。小时候我把所有能够找到的文字都拿来读了好多遍,还是觉得不够解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可以这样进行阅读,简直是超乎所求所想的……然而,现在的信息量也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出另一项技能,就是在堆积如山的信息中,智慧地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东西来读。体会到圣经中另一处经文的意义,“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
    不过对于孩子,我觉得他们还是需要书籍阅读,无论是对于视力发展,还是对文字、图片的直观感受,以及随时打开反复阅读的方便,孩子的小手,更需要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籍,而坐在父母膝盖上听故事的甜蜜,也是幼儿时期需要的亲情感吧!

    ReplyDelete
  2. 我还是坚持让孩子多看书的,现在不看,以后他们被电脑抢走,我们就难以抢回来了:)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