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7, 2009

写作者的帽子

中午和学校ESL老师LJ吃饭。他帮助国际学生学习英文,好让他们突破语言关,好升入大学学习。说到英文写作,他说到一个很有趣的观点:

“我们每个人里面,都有一个编辑,一个作者。国际学生,尤其是亚洲学生常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在他们该当作者的时候,他们同时还戴着编辑的帽子。”他可能只是打个比方,用个比喻,但说者无心,听着有意。我想起以前在培训公司做事的时候,曾经联系过一个叫爱德华·德·波诺的人,他发明了一种思维方法,就叫“六种思维帽子”(six thinking hats),如白帽子象征事实和信息,红帽子象征感情,黑帽子为批判性评价,黄帽子为正面评价,绿帽子为创新和创意,蓝帽子代表流程控制。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在不同阶段,需要戴上不同 的“思考帽子”,强迫自己进入某一种状态的思考过程。

没有想到写作的过程也是这么回事。在整个写作当中,写作者有时候需要排除一些自我干扰。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由于我们习得的并非我们自然运用的语言,我们学到的句型或表述方式可能会打架。我自己经常会出现这个状况,一句话没写完,又被另外一个表述方法赶上,结果一句话变得有点四不像。母语写作中就不会,比如写中文,写作者可能会顺利往下写,不去想自己的话在语法上说得对不对,如果有时间,后来再改,或者干脆就这样撂那儿。

作为外语的使用者,很受LJ一说的启发。以后写作过程中,得先戴上写作者的帽子,完了再去戴编辑的帽子,这样思路才流畅。很多写作老师教学生写作,也是用的是这种技巧,比如让学生限定时间,让学生“自由写作”(或是小组在一起的“头脑风暴”),尽量产生大量的内容,然后再回头去改。由于文字处理软件的普遍使用,修改十分简单,这个做法很值得使用。另外,如果不是考试,陷在“作者”的帽子下头出不来,不妨去把写的东西放一边几天,过几天再戴着编辑的帽子来看,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