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8, 2009

拆了那堵墙!

去年到赛珍珠故乡,赛珍珠故乡的Taylor女士让我联络一个中小学生笔友项目。于是贴出相关消息请中国小朋友来参加,有一些小朋友写信过来,我也搭建了一个网上平台供他们交流。

这时候对方小学说当地教委要求小学生必须来自安徽,因为这是《大地》里王龙生活过的地方。于是我写信向来信的小朋友一个个道歉,说明原委,还好大家都很理解。美国好像有什么小学生保护法,学校组织这些活动十分麻烦,要严格保护学生个人隐私,比如不能透露学生地址,电子邮件等等,还要家长签字同意参加。他们总是害怕出了什么事情,被家长莫名其妙告上法庭,结果公立学校系统赔个天文数字的赔款,让学生家长光荣退休。因此,即便笔友交流这么小的事情,都郑重其事,弄得十分繁琐。

于是我又联系到家乡桐城的老同学小草。小草很帮忙,给找来了他们班的学生,并写下了介绍。我迅速给发到了网上,并告知对方学校。半天我都没有收到回复。原来是他们的学校冬季下雪,三天两头停课,然后又是感恩节,圣诞节,新年。好不容易过了这些,我又与之联系,才知道当地教委(County Board of Education)又有了新的担忧,说这样的笔友交流必须是pass-word protected, 就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的交流,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我说我不过是义务帮忙,牵线搭桥而已,没有什么空间去搞一个pass-word protected环境。

故居委员会找到当地公共图书馆馆长约翰逊,约翰逊同志打电话到我刚搬家的河马州来,说没问题,封闭空间我来办。几天之后,我看到他联络到当地一个开发网络的小公司,给设立了一个空间。空间上说,这是一个密码保护的空间,密码是我的名字倒过来的拼写。我哑然失笑。你把密码放在主页上,这叫什么“密码保护”。但是我看到他们用的是wordpress, 便受到了启发,于是自己申请了一个wordpress 的博客,把先前的资料全部搬过去,而且终于做到了密码保护。

虽然这小小的项目磕磕碰碰,但是还引起了不少关注,因为在这个阶段,它的象征意义超过了实质意义。西弗吉尼亚的报纸Mountain Messenger首先报道了此事。一月,公共广播电台采访了该学校负责此事的老师的Darlene老师。昨天,西弗吉尼亚报纸Charleston Gazette又采访了该校的老师。进入该空间后,除了我们当初发的桐城一些学生的信息外,终于看到了西弗吉尼亚学生的回复和自我介绍,后来孩子们又一一建立了各自的博客,成了一个博客群,仿佛是儿童版的facebook。其特殊的意义,是我们希望这是促成跨国跨文化的交流,这可以小到双方课间休息是10分钟还是30分钟,也可以大到无边无际,一旦跨越语言和数字的障碍,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的了。顺便说一句:大学生把电脑和外语当成热门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电脑知识让我们知道如何去穿墙,而外语让我们穿过墙之后去了解不同的环境和视角。二者都是工具,却又都是打开视野的钥匙。

孩子们开博客,是一个增进了解的好机会。比如一个美国孩子说他在篮球队打球,篮球队就要打进决赛了。还有个孩子说他家养了38只鸡。有个孩子说自己家里养了9只狗15只猫,看来是开了自己的动物园。他们还说自己各自的爱好,各自的兄弟姐妹,爷爷奶奶,等等。我想孩子们可交流的内容实在太多。比起道听途说来,这种直接的交流应该更有意思,而且对中国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英语的好机会。

然而中国这边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我每次发信给小草都石沉大海,不知何故。打电话过去,才知道他的搜狐信箱坏了,我的信他一封都收不到。于是只好到他博客上留言,他的博客不更新了,他在忙着更新千里马论坛。于是再跟过去,在上面留言,这才发现我们设立的网站他打不开。

为此事来回联系,耗费了很多精力,只是希望促成两边少年儿童的联系,然后结束这搭桥的使命。谁知道穿过中美之间的数字河流,竟是这么难,中间还隔着一个伟大的防火墙,以至于我们既过不了河,也拆不了桥。看来现在需要的不是南“桥”,而是穿山甲。在这数字时代,两国儿童相距多远?不过是一墙之隔。

真想像1987年里根在勃兰登堡对苏联的喊话那样,也说一声:戈尔巴乔夫先生,拆了这个墙吧(Tear down this wal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