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8, 2009

春晚26周年祭

今年的春晚相声和小品我看了一部分,就像吃苹果吃到了虫子一样,不想再往下看了。这个现象有个说头,叫惨不忍睹。我不想批评,我要全盘否定它。这什么玩意?根本就是零分。

比如我一向喜爱的赵本山小品,今年就十分失败。以前赵本山的小品比如卖车、卖拐、扯淡这些,都还是讽刺社会现象,都还言之有物,现在,尽拿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或者类似节目)开玩笑,比如《艺术人生》、《星光大道》。感觉是个小圈子里的几个人在自得其乐,近亲繁殖,老是拿央视的几个节目几个人说来说去有什么意思?不同的是不取笑倪萍、崔永元了,改毕福剑了。换汤不换药,农村有句俗话,话讲三遍比屎臭。同样的笑话老是讲,让人看了想哭。坐井观天的创作人员忘了央视的水井之外,还有一片广袤的大地和浩瀚的大海。晚会号称是给“广大人民群众”看的,演出起来就把人民群众忘到了一边。好像人活着就是要为了上他央视节目,或是像倪萍或者、“白云”、“黑地”那样出什么《日子》、《月子》似的。这是这一小伙艺人的自恋!可见央视裤衩挺大,胸襟特小。我们这片土地有960万平方公里,生活着13亿人,一年的365天和56个民族的360行里,每天能产生多少人间喜剧!与之相比,中央电视台的孤芳自赏与固步自封是何等的可笑、可怜、可气。抓住网民的几句笑话就以为“与时俱进”,我看在集思广益这个层面上,太小儿科了。

另外,没有了范伟的赵本山,就好比周星驰没有了吴孟达,就好比两条腿缺了一条。本山大叔应该买拐了。但是话说回来,考虑到赵本山题材的萎缩,范伟急流勇退是对的,不然一起淹死。小沈阳让人很别扭。是的,他卡拉OK唱得不错,可是那又怎么样?潘长江还能翻筋斗!我家的闹钟还带收音机!这个没啥。小沈阳让人感觉阴盛阳衰,本来还指望着开年大吉,是个牛气冲天的一年。

如果说范伟是不该走的走了,另外一些人则是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来了。我对黄宏、郭达、蔡明这些艺人都很欣赏,可是这几张脸显然已经成了春晚脸,定型了。想起春晚,我眼睛一闭,就想到了郭达,眼睛一睁,仿佛看到了蔡明,我的眼睛一睁一闭,黄宏就在四处晃悠。这还就没别的人了吗?范伟都能走,别的人整个换一遍,一个老面孔都不上又何妨?

冯巩自然是紧跟时代脉搏,那些年中国足球红火的时候拿施拉普拉的头发取笑,现在是拿海归取笑,这都没有问题,可是给人添堵的是,他总在关键时刻,快到倒数1/4的位置,要设法抖出点“寓意”和“思想”出来,或是要设法弄出点让人掉泪,或是一身鸡皮疙瘩的东西出来。可是等你真要感动得鼻子一酸吧,他又想起来这是相声,于是立刻转弯搞笑,所以这个结果就是让人哭笑不得,笑得不痛快,哭又哭不起来,就这么个不上不下的玩意。这个结构似乎从来就没有变过,唯一的创新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成鸭,搭档牛群不见了,变性成了一女的。

当然,往包袱里塞主旋律的秤砣不能怪演员。演员一不能低俗,二不能讽刺,幽默何曾谈起?这种不完全幽默就好比被煽了的公牛一般。

我相信,这些相声小品,单独放某个小晚会里,都还不错,可是这些玩意堆一起,堆三四个小时,就有点困难了。这个不能怪辛辛苦苦的演员和导演,他们的发挥不可谓不出色,可是把事情做好(do things right),不比做该做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更重要。整个晚会首先是受各方面影响,内容空心化,都挑安全的地方死劲蹦达,失去了讽刺就剩下讴歌,讴歌四个小时,你还不让人呕吐?

节目还想各方面讨好,整起节目来还要照顾方方面面,所以惨败是必然的,小败是正常的,成功是没指望的。这个形式完蛋了,谁来糟蹋都一样。将郎昆换下来,让圈外的郎咸平上,也坏不到哪里去,让张艺谋来导,也好不到哪里去。朱光潜先生说过,文艺有生发期和凝固期。春晚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进入了凝固期,该寿终正寝了。在这个多种媒体,多种渠道的今日,一家独大的央视春晚应该解体,让地方电视台百花齐放去。不然的话,就好比电影《日不落大道》里的那个曾经红遍一时的过气女星,到了五十多,还死不服老,还活在幻觉里,追忆着昔日的辉煌,死活不肯承认默片时代已经过去的事实,千方百计要昔日重来,于是便成了可叹的笑料,成了一种见不得人的尴尬。

刚才我的话没有说完,什么叫do things right? 就是你把一件事情做好,可是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你如果不掌握正确方向,那么你跑得越远越快,错得越多。用我初中物理老师的说法,挑担子走平路 —— 做的都是无用功。所以节目成败,跟导演、演员、节目关系不大,跟媒体的管制、环境、氛围关系很大。

那么什么叫do the right thing(做该做的事呢)?该做的事情是将春晚废掉,让这些优秀演员散落出去,在不同的地方电视台平等竞争,能者上,庸者下,谁说赵本山一定得有个传人?谁将大家逗乐谁就是新一代的赵本山,这个和赵本山本人的意愿无关。

另外,春晚办了二十五六年了吧?这是一代人的时间,这个办一次败一次,办两次败一双的春晚,倒是霸占了几代人的除夕。够了!当央视说“给全国人民拜年了”的时候,其实是在说:“给全国人民催眠了”!它让人误以为看春晚就是这个时代过年的一个新传统。这是不对的。没了春晚,可能大家的年过得更好。我记得以前小时候过年,吃完年饭大人孩子还打着灯笼、电筒四处跑跑,看看平时不会看望的村里老人,朋友,后来除夕被春晚化以后,家家户户就守着电视看春晚了。没有必要得意于这25年来,一个新传统的产生,而应反思,这一个越来越糟糕的传统,以劣币驱逐良币的方式,造成了多少传统的消亡?

1 comment:

  1. 节目的确俗不可耐。不过要收视率的话还非得上这样的节目,中国广大的农村居民以及城市40岁+的大老娘儿们大老爷儿们的审美观决定了节目的水平,他们不会要深刻的,就只图个乐。觉得节目弱智自己不看就行了,多看点书陶冶一下情操,遇到同道中人唠上两句也挺好。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