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8, 2009

每个人都被万灵环绕

作者: Cees Nooteboom isbn: 0330392603书名: All Souls' Day定价: USD 14.45出版社: Picador装帧: Paperback出版年: 2002-08-09

小说标题的万灵节(All souls’ day)不同于我们常说的万圣节(All Saints’ Day),在天主教等宗教中,万圣节是11月1日,纪念已经升入天堂的圣徒。而万灵节则为罗马天主教、圣公会等宗教的一个节日,在万圣节的次日,亦即11月2日。该节日纪念死去的信徒,但是这些信徒的罪还未洗净,故而尚不能上天堂。和中国清明节一样,在这一天,人们相信亡灵会归来。

塞斯•诺特博姆(Cees Nooteboom)这部小说的主要场景并不是发生在万灵节,然而故事的主人公阿瑟•唐恩倒像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节日当中。阿瑟是一个荷兰的纪录片摄影师,除了经常接受国际拍摄任务之外,他还有个爱好,就是拍摄黄昏或者凌晨这些半明半暗的时候。事实上他个人也生活在一种半明半暗之中:十年前,他的妻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丧生,这些亡灵时不时会浮上心头来,而他却又要努力习惯一种新的生活。他孤身一人,“了无牵挂,却又藕断丝连,通过看不见的线路和世界连接。语音,留言。都是些朋友,多半是同事,一些和自己生活差不多的人。他们用他的公寓,他也用他们的。要不就住便宜的旅馆和寄宿公寓,一个漂浮的世界。纽约,马德里,柏林。”他这种漂浮生活中,落脚最多的地方是德国的柏林。而柏林本身,也是一个在历史和现实的明暗交界下的一个城市。历史的幽灵,仍在统一后的这个城市徘徊。阿瑟在柏林的街上走,就如同一个导游一样,带我们进入这个城市的灵魂深处。阿瑟有一群古怪的朋友,酗酒的俄国女物理学家,荷兰雕塑家,德国哲学家。他们常在德国的一个小酒馆喝酒,吃着各式德国美食,如像我们的臭豆腐一样的臭奶酪,猪肚。他们在一起吃着,聊着,他们的谈话充满智慧。和这样一群朋友在一起,想庸俗一点都难。连酒馆的老板舒尔泽先生,也都能让人看到弘扬传统的精神来,换句中国话来说,这哥们也整个一儒商。

这小说当中,阿瑟还有个红颜知己,在荷兰的厄娜,他们的友谊让人看到男女之间也可以这么无限接近却永不越轨。阿瑟是厄娜的禁果。而厄娜则是阿瑟永可倚靠的安慰,我们谁不希望找到这样可贵的朋友呢?

然而爱情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奇怪动物。阿瑟在柏林城市,偶遇一个女博士,同样来自荷兰,却在研究西班牙某个中世纪女王,走出研究的时候,她是个空手道高手,是个舞蹈起来像女妖一般的舞者,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尤物。而这个女博士自有自己的幽灵在折磨她。过去她曾被强暴。往事不堪回首,那么她就纵深一跃,跳到了中世纪的故纸堆中。

阿瑟爱上了她,也似乎在这样的恋爱中走出了过去的阴影。可是还不如说是她爱上了阿瑟。阿瑟去找她找不到,却在黄昏的时候,像猫一样抓门,进门之后,一言不发,脱光而出,骑到荷兰摄影师身上,女博士成了女骑士。她显然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女权到不能容忍男方的任何主动行为,包括打电话找他。爱上这么一个女权主义的研究中世纪女王的又会空手道的女博士,真是歇菜得很哪!我都想将这小说的中译本取名为:《别和女博士谈恋爱》,可惜这样的书名,对于一个发生在柏林的故事而言,是何等轻佻。要知道,在沉积着无数历史亡灵的柏林,连天使都是沉思默想的中年男子。也罢,回收再用,改作书评标题得了。

这场恋爱注定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这游戏和梦在柏林的图书馆,在日本四国的八十八寺,在西班牙的马德里(Simp lu你等着我的问题)展开。我不想透露过多的细节,只是故事告诉我们:女博士不可靠,爱情也不可靠,只有这些谈论尼采,外太空探索这些虚无缥缈话题的,在一起吃香肠喝酒的狐朋狗友可靠。看到此文的亲爱的朋友们啊,千万不要重色轻友,否则你吃不了兜着走。你看那胡紫薇,得知丈夫出轨消息后,竟挟持一个万人瞩目的仪式,破釜沉舟,无所不用其极。出事之后,为张斌辩护的,还是一个哥们,芮成钢,力陈男人出轨的苦衷。哥们万岁!

言归正传,刚才说到哪里了?幽灵。对,其实小说中每个人都被过去的幽灵纠缠。他们合在一起,便是历史。可是历史是一种虚构,而文学却是一种真实。记得李浔阳的MSN签名为:历史除了人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这真是高明的看法。小说中的女博士研究一个非常冷僻的话题,中世纪西班牙女王。虽然她最后跑到西班牙国家图书馆找到了资料,可是所有这些资料加在一起,又能说明多少真相呢?在那遥远的过去,我们对真相又能有多少了解呢?治史其实就是一吊诡,你写历史,你的使命是要接近真实,可是你却不得不用虚构去填补真相中的那些沟壑。小说的最后一页,引用的是罗伯特•卡拉素在《卡什王国的毁灭》中的一段话:“近数十载,今人治史,常研寻毫枝末节,其弊常在渺不相关。史家吞吐之故纸汗牛充栋,究其成果,誊写书吏也鲜有问津,而况学人乎?治史者偶可诉诸动机,自我欺哄耳。众学者涉于文献之海,自觉拨云见日,去伪见真,或饰其文以数字、图表,自诩科学。然历史之辙迹,皆无声之谜,搜罗史料日众,则此理益昭昭也。举凡名号、公证、文书,皆史之表,虽可考订,然生之无言亦浩瀚也,何能涵括?逝者如斯,寂寥无常,与前人无涉,后人无干。”

然后这个女子却要放逐自己到中世纪,我们跟着一道放逐,哲学家阿诺也跟着研究起中世纪的音乐来。这小说提到的中世纪圣歌,或是冯•宾根所作的曲子都很好听。可是今人的演绎,又有多少还是原貌?

历史总和现在纠缠不清,如同故去的亲人和自己,如同惨痛的过去和现在。亡灵和过去形成了一个生命的场,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这些都是看不见的,琐碎的,历史学家不会去关注,它们却形成了我们的生命,影响着我们各式各样的决策。我们的生命都不是独立的,每个人都被万灵附体。科幻小说中常言“回到未来”,而这部小说,则是让我们迈入过去,因为过去写就了我们的现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也写道:“于是我们划着船,继续向前,逆流而上,船毫不停歇地倒退着,迈向过去。”

糟糕的小说如可乐,喝着可能爽快而不健康。好的小说像号陈年葡萄酒,放在嘴里可以慢慢回味。这小说情节并不曲折,但是故事却很有嚼头,情节所串起来的那些思考最为精彩。我最喜欢看的是阿瑟的狐朋狗友们在酒馆里的海阔天空胡侃,或是阿瑟自己走在大街上的冥想。

这部小说被评论者称为“思想小说”(a novel of ideas)。故事的每个枝节都被作者用来连缀自己的思绪的片段。从奥德修斯的远航,到尼采抱着驴子哭泣;从冯宾根的音乐,到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画作。作者自由穿梭于欧洲的各国文化,以至于和女博士的恋爱,反成了冰糖葫芦中间的那根棍子。有时候这个棍子还不够用,还不足以串起他的蓬勃的思绪,故而诺特博姆还用了几个章节的画外音。在这几个章节,作家直接开始叙述他所看到的故事,直接开始讲述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夹叙夹议算是怎么回事呢?我很少在小说里看到。作者没有明说这些章节的叙述者是谁,是观察一切的亡灵,还是作家自己?看过电影《柏林苍穹下》(Wings of Desire) 的朋友们一定都对柏林上空的天使们印象深刻。这些天使们可以看见所有的人间行为,他们知道一切,但是他们并不干预。这本小说穿插的几个章节就如同这部电影里天使的视角,也可以说作家把希腊戏剧里合唱队的做法嫁接到小说上了。

诺特博姆是一游记作家和诗人,其小说的文字有时充满诗意,有时则有浓厚思辩色彩。作家带着我们在欧洲思想的沟壑和山峦之间奔走。作家诺特博姆的名字还有点陌生,但是大陆已经开始引进他的作品,比如其游记作品《绕道去圣地亚哥》。《万灵节》被德国一杂志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50部小说之一。很幸运,我在亚马逊上买到的二手《万灵节》,居然是作者的签名本。可是即便如此,我还是不会转让,就让诺特博姆的幽灵,继续在我的书桌周围徘徊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